花蓮夏季限定美食~巴基魯(麵包果)
深入了解:巴基魯(麵包果)的珍貴之處
【簡介】
-
品名: 巴基魯(麵包果)
-
別名: 馬檳榔、亞波羅蜜樹、釋迦果(在台灣主要以麵包果或巴基魯稱呼)
-
營養成分: 富含食用纖維素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、醣類、鈣、磷等多種營養素。
-
主要產期: 每年6月、7月、8月
- 產地:
花蓮:許多資料都指出花蓮是巴基魯(麵包果)在台灣的主要產地,也是當地具有代表性的鄉土菜。臺東:部分調查也發現臺東列為麵包果的栽培地區之一。
原產地:麵包果的原產地則是在馬來半島及太平洋玻里尼西亞群島。清代由南洋引入台灣。
巴基魯是台灣花蓮地區常見的麵包樹果實,其為常綠喬木,葉片大而厚實,過去常被用來包裹食物。麵包果樹樹形優美,也常作為庭園綠化及遮蔭之用。其果皮呈肉刺狀,成熟時從黃綠轉為金黃,果肉疏鬆、富含澱粉,帶有天然甜味,外型較波羅蜜小。
無論是烤、煮、燒,巴基魯都能展現其獨特風味,口感風味類似麵包,因此得名。除了美味的果肉,麵包果的果核煮熟後也可食用,口感極佳,真的有如在吃花生一般。
在花蓮,巴基魯(麵包果)是夏季從老到少都喜愛的天然食材,廣泛應用於鮮炒、煮湯、燒烤、油炸,甚至用於發酵釀酒。許多外地遊客到花蓮旅遊時,品嚐到麵包果菜餚後,都對其獨特且美味的風味感到不可思議。
由於目前尚未大規模推出加工產品,巴基魯(麵包果)的消費市場主要仍集中在花蓮和宜蘭地區,這更凸顯了其在地限定的稀有與珍貴。
巴基魯,在台灣花東地區,特別是原住民部落,是家喻戶曉的夏季限定美食,它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——麵包果。其獨特之處在於烹煮後的果實,風味類似於鬆軟的麵包與綿密的馬鈴薯。
-
名稱由來: 麵包果因其熟食風味與口感得名,在台灣原住民文化中,又被稱為「巴基魯」、「巴吉魯」或「阿巴魯」。
-
原產地與分佈: 源自馬來半島和波里尼西亞的麵包果,現已廣泛分佈於全球熱帶地區。而在台灣,花蓮是其主要產地,巴基魯更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鄉土菜。
-
盛產季節: 每年夏季(約六至八月)是巴基魯(麵包果)的黃金產期,果實飽滿,風味最佳。
-
果實特性:
-
外皮凹凸不平,呈黃綠色,成熟後轉為誘人的金黃色。
-
果肉質地鬆軟,富含澱粉,帶有天然的甜味。
-
令人驚喜的是,巴基魯的種子(果籽)煮熟後,口感與花生極為相似,炒食更是風味一絕!
-
麵包果樹產量豐盛,一年可結數百顆果實。
-
巴基魯(麵包果)料理與食用小撇步
巴基魯不可生食,烹煮後才能釋放其獨特風味。以下是多種常見的麵包果料理方式,讓您輕鬆享受在地美味:
-
經典湯品: 與小魚乾或排骨一同燉煮成湯,味道清甜鮮美,是花蓮巴基魯最受歡迎的吃法。
-
香酥油炸: 將麵包果切片後油炸,外酥內軟,口感層次豐富。
-
清蒸原味: 簡單清蒸或烘烤,品嚐巴基魯最純粹的甘甜。
-
清爽涼拌: 川燙後涼拌,口感清爽,適合炎熱的夏天。
-
特色熱炒: 與其他食材拌炒,例如「炒片片香」,是地方風味菜。
-
甜鹹皆宜: 可煮成鹹粥或甜粥,甚至用於製作創意冰品或甜點。
處理與保存小撇步:
-
去除黏液: 巴基魯削皮時會分泌白色黏液,建議在刀具上抹油或戴手套,並將削好的麵包果浸泡於水中,有助於去除黏液,讓料理口感更佳。
-
新鮮保存: 新鮮麵包果肉冷藏約可保存3-4天。若份量較多,可煮熟放涼後分裝冷凍,可保存長達3個月,方便隨時取用。
花蓮夏季限定珍寶:巴基魯(麵包果)線上預購開跑!
017 Cafe’ 提供夏季限定、已去皮處理的美味麵包果!
夏季的花蓮梅雨及氣候變化,導致成熟好吃的巴基魯(麵包果)的採收量較少,更顯珍貴!
為了讓您能順利品嚐這份季節限定的花蓮特有美食,我們將採取預購優先順序出貨的方式。
-
預購流程: 建議您搶先預購,我們將依照付款順序為排單出貨。
-
安心保障: 每筆訂單在出貨前,我們都會主動與您確認詳細收貨時段。若不幸因果實不足而無法出貨,我們將全額退費,保障您的權益。
巴基魯(麵包果)價格與運費說明
【價格】
-
巴基魯(麵包果): 每包14兩裝,皆已貼心去皮處理,收到即可直接料理!
-
單包售價:NT$180元
【運費計算】
我們使用黑貓冷藏宅配,確保巴基魯新鮮送達您的手中。運費計算如下:
-
1~4包: 本島 NT260元
-
5~8包: 本島 NT340元
-
9~12包: 本島 NT400元
-
特別說明: 運費採實際寄出時包裝費用「多退少不補」原則,讓您買得更放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