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信:

我在國中時突然被很好的一群朋友討厭,原因至今仍不知道,當時真的非常害怕,而我當時是個討好性人格,非常害怕失去,不停的只想著討好、取悅原本的朋友,最後還得罪其他人,讓我人設在班上崩壞,徹底的變成過街老鼠,原本的朋友也開始帶頭排擠,而我也整天過的很差沒精神,雖然已經跟全班解釋我的內心想法與拉攏去脈,但始終搞不懂被原本朋友群討厭的原因,班級的風向也始終對我無利,事情發生的很突然,因為這件事我完全讀不下去書,整天都在內耗,過了一段期間,為了能好好念書,我就轉走了。


在新學校我過的非常好,跟班級處的也極佳,他們都對我很好,也交了許多朋友,就這樣到畢業,我也有如願考上理想中的學校。

但,原先的國中也有許多跟我進入同一間學校的人,我一直在亂想:

「如果他們知道我,而又排擠我呢?」

「我現在的朋友如果認識以前排擠過我的人,會不會不理我了?」

「如果又跟其中一個當初班上排擠我的同學同班、同社團呢?」

 

想到這些都令我很頹然,也讓我超級沒有自信,有時看到原本學校的人(不認識的)還是會下意識躲避,明明我自己是外向的人,在補習班裡常覺得自己很孤獨,甚至有逃避的想法。經過那件事後我已經不在用討好去交朋友、取悅別人了,也從那件事學到非常多事,但我真的好害怕失去現在的朋友,還有以上所亂想的,我能在高中打造良好關係,讀好書完成自己的理想大學夢想嗎,真的好害怕在上演一次…..我心裡該怎麼調適?

 

覆函:

親愛的來信者:

謝謝你願意寫下這封信,把這段過往的傷痛跟內心的恐懼交到我手上。能被你信任,我真的很感動,也很珍惜。

你說的那段經歷,讀著讀著,我心都揪了起來。從原本有一群很好的朋友,到突然被排擠、被誤會、成為風向裡的孤島,對一個正在努力面對人生轉捩點的國中生來說,那不是一點點的挫折,那是很深、很沉重的創傷

更別說,當時的你還是一個很怕失去關係、傾向討好別人的人。為了保住友誼、討好大家,反而讓自己受了更多傷,最後還被更多人誤解。光是經歷這一段,就已經夠辛苦了,沒想到這個陰影到現在還跟著你,我聽見你在努力,也看見你其實走得比自己想像中還更遠。

你說你在新學校適應得很好,交了好朋友,也考上理想的高中!大叔想跟你說:你真的很棒,真的很努力了!

但,過去的創傷經驗不是說放就能放,那些沒被理解、來不及說清楚的,更是內心的委屈,會在路上偶然遇到舊校同學時、深夜裡、甚至在新的朋友面前,突然冒出來,讓你又怕又緊張,甚至懷疑:「我會不會再一次被討厭?」

這份「怕再一次失去」、「怕歷史重演」的感覺,是非常真實的。這不是你多想,也不是你玻璃心,而是因為你真的受過傷。我們的身體會記得那種疼痛,會自動跳出保護機制,只是這份保護,有時也會讓你過得更辛苦。

但親愛的,我想提醒你一件很重要的事:


你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只能討好別人的自己了。


你現在,開始知道怎麼保護自己、怎麼挑選朋友,開始有能力分辨誰值得你付出真心。

你也正在做一件非常成熟的事:你在學習如何「在創傷還沒痊癒的情況下,依然努力生活」。這比什麼都厲害!

面對現在的這些擔憂與恐懼,大叔想給你幾個小提醒,你可以慢慢練習看看:

  1. 把當下和過去分開來看。
    當腦袋跳出「他們會不會又討厭我?我現在的朋友會不會被舊同學影響?」這類念頭時,先深呼吸一下,然後問問自己:「這是現在發生的事嗎?還是過去的恐懼跑出來了?」
  2. 相信朋友是能做選擇的。
    如果現在的朋友真的認識你、喜歡你,願意接住你的真心,那他們就會看見現在的你,而不是聽信別人的版本。你不用為了還沒發生的事,過度擔心或懷疑自己。而且也可以在這過程中知道哪些才是值得你珍惜的朋友。
  3. 不要逼自己「一定要放下」。
    放下不是忘記,是慢慢讓傷口不再那麼痛,而這需要時間。你已經在這條路上走得很好了,不急,我們一點一點來。
  4. 如果可以,找一個你信任的輔導老師或心理師。
    有人陪你一起看見內心的糾結,好好處理之前遭霸凌的創傷,成長的路上走起來會輕鬆一點,也比較不孤單。

你問我:「我能不能在高中好好生活、交到好朋友、考上理想的大學?」
大叔想大聲地說:可以啊!而且你早就在努力的路上了!

你已經慢慢長出了非常多的力量,也有讓人佩服的韌性,只是現在的你還不習慣用這樣的眼光看自己。

沒關係,我們慢慢練習,看見那個值得被喜歡、值得被肯定的自己。

如果未來有任何想說的話,不管是難過、開心、無力、還是小小的碎念,都歡迎你再次寫信來。大叔會一直在這裡,聽你說,陪你在不安中練習踏實。

 

017 Cafe’ 大叔017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